11月2日,评剧《目连之母》研讨会在宣武门商务酒店顺利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文艺评论家、艺术节展策划人程辉主持,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演员》常务副主编高扬,《中国戏剧》杂志副主编靳文泰,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副主编武丹丹,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孔培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红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小菊,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万素,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梧桐(姜彤林)共10位专家出席。中国评剧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侯红携《目连之母》主创王亚勋(艺术总监、作曲)、安凤英(导演)、戴锡英(唱腔设计)以及该剧主要演员郑岚、赵岩、张国强、于海泉、王婧共同参加研讨会。
与会专家学者首先对中国评剧院在剧目选择上的精准把握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路径表示认可和赏识,同时对《目连之母》超越时代的主题表达和精彩唯美的舞台呈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们对这部戏给予了非常高的期待,对该剧进一步的修改打磨献计献策,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希望此剧能更上层楼,成为一出具有评剧艺术特色的舞台经典。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认为这是一部“闪烁着人道主义光辉,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作品,是一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剧目”。
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副主编武丹丹
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副主编武丹丹说:“《目连之母》这部戏是对于评剧剧种剧目的拓展和探索,提升了评剧的审美格调,是这一代评剧人在评剧剧种风貌和剧种气质上新的尝试和追求。希望通过打磨,移植的经典剧目可以成为评剧的经典剧目,带着这一代人的烙印留在评剧史上。”
《中国戏剧》杂志副主编靳文泰
《中国戏剧》杂志副主编靳文泰对中国评剧院又打造了一部有人文色彩的剧目表示祝贺。他说这是一部“南花北移”的成功之作,是中国评剧院原创、重排、移植“三并重”的具体实践,这部戏对唱腔和音乐有崭新的追求,实现了南北曲的交流和升华。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高扬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高扬认为:“这部戏丰富了评剧的表现手段,加强了剧种的文化厚度,而且音乐很成功,在调和评剧的世俗性与这部戏的崇高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很先锋。”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孔培培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孔培培表示看完演出很惊喜,这部戏呈现了现代空灵的舞台,充分发挥了戏曲的虚拟性,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是一出艺术质量和水准都有保证的舞台作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红侠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红侠总结了这出戏的三点成功之处:“一、看得见演员、看不见导演;二、看得到表演、看不到舞美;三、看得到技艺、看不到炫技。”充分肯定了导演的二度创作和演员的精彩表演。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小菊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小菊称赞中国评剧院有一批非常优秀的演员,尤其是刘四娘的扮演者郑岚,在剧中有非常精彩的表演,高亢嘹亮的唱腔将编剧笔下女主人公的呐喊和抗争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万素
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万素祝愿评剧《目连之母》在不断的演出中精益求精,成为中国评剧院剧目建设的有效积累,也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青年演员群体迅速成长。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梧桐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梧桐认为《目连之母》这部戏在题材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全方位体现安凤英导演风格的一个成熟作品,其中剧目主题、剧院追求、演员表演、音乐创作、视听呈现等各个方面无一不体现着当代性。
文艺评论家、艺术节展策划人程辉
文艺评论家、艺术节展策划人程辉作为主持人最后总结,他说:“这是一次中国评剧院新力量、新实力的一个集中展示,通过这部戏,看到了郑岚以及其他所有演员的整体水平,中国评剧院整体的台风和团队建设做到了一个国家级院团应有的水准。”
中国评剧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侯红
《目连之母》导演安凤英
侯红副院长和安凤英导演非常感谢专家们提出的真诚、精准的修改意见,并表示这次演出时间紧、任务重,留有很多遗憾,接下来会继续认真消化和打磨,争取在下次有更加完美的舞台呈现。
北京演艺集团艺委会副主任,《目连之母》艺术总监、作曲王亚勋
中国评剧院艺术规划部部长、《目连之母》唱腔设计戴锡英
《目连之母》主演郑岚、张国强、王婧
《目连之母》主演赵岩、于海泉
评剧《目连之母》首轮演出后在业界引起了热评,很多专家学者和戏迷观众在看完演出后纷纷表达了对这部戏的欣喜和喜爱。
专家观后感
观众留言
评剧《目连之母》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舞台首秀,并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和口碑,收获了众多专家学者提出的宝贵建议,首战告捷、未来可期,评剧《目连之母》将勇攀高峰、继续打磨,让我们共同期待她下一次的飞跃。
《目连之母》
根据同名川剧移植
主创团队:
制作人:侯红
艺术总监:王亚勋
监制:吕立民、蔡长旭、刘云丽、渠波
编剧:徐棻
导演:安凤英
唱腔设计指导:刘文田
唱腔设计:戴锡英、刘爱音、刘冬然
作曲:王亚勋
配器:赵石军
舞美、灯光设计:韩江
服装设计:秦文宝
造型设计:赵月玲
副导演:蒋晓波
道具设计:刘伟
音响设计:鲍家瑞
打击乐设计:张剑冰、刘爱音
演员表:
刘四娘——郑岚
傅罗卜——赵岩
李华君——张国强
傅相——郭力银
大鬼——于海泉
菩萨——闫博蒂
金奴——王婧
益利——毛宗名
堂倌——涂振龙
板鼓:刘爱音
板胡:王志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