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我为群众唱大戏唱出文明新风尚

来源:中国通辽网

本报讯(记者李娜)近年来,奈曼旗西地村紧密围绕党的理论政策、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内容进行编、创、演,作品接地气、脍炙人口,逐渐形成了“我为群众唱大戏”品牌。该品牌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百姓业余生活的同时,用脍炙人口、通俗易懂的方式倡树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

把村规民约内容融入剧本创作。根据村规民约,西地村小剧团编排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社会不良风气、宣传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演出剧目,如《都是彩礼惹得祸》《懒汉脱贫》等,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创作引导群众杜绝大操大办、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完善村规民约。

把移风易俗新风融入日常演出。小剧团把移风易俗内容融入到日常演出中,编排了《麻将风波》《致富不能忘了妈》《老爹上寿》等深受群众喜爱的节目,群众在观看演出的同时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养成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孝老爱亲、勤劳致富的精神取向,培养他们形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新观念,从而树立崇尚节俭的文明新风。

把日常陋习场景融入表演剧目。为了能让“问题群众”切实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陋习,小剧团成员以身边的一些实事为创作题材,根据村民个性特点“量身定做”剧本剧目,并让“问题群众”在相应的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通过戏里戏外、真真假假的对比及感受,推动许多“问题群众”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把典型选树宣传融入戏里戏外。在小剧团的影响下,近年来,该村涌现出一批好媳妇、好邻居、清洁之家、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等典型,还出现了一批批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能人等模范典型,村内通过“最美西地人”的光荣榜张榜公布。通过各类典型的选树、评选、表彰,把群众参与的过程变成转变观念、接受教育的过程,积极营造争创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西地村小剧团先后编排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等主题作品42个,每年在本地演出20余场次,到周边村、集市辅导并组织演出10余场。并成立西地村巾帼志愿服务队,编排《喜看农村新变化》、《岳母来了》等评剧和戏剧小品,倡导村民积极参与集体劳动,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使《村规民约》深入人心。目前巾帼志愿服务队发展成员人。

编辑:任志鸿

校对:郝春映

审核:王彦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