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开拓云上空间,线上线下并行好作品

12月24日,央华戏剧连台戏《雷雨》《雷雨·后》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现场观众不过千余名,而同时在腾讯视频有82万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的观众在线观看直播。这场声势浩大的直播,为年戏剧演出画上最标准的句号。在过去一年,剧场的大门关闭了近半年,开拓“云”上空间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戏剧行业的关键词。

云上抗疫“轻骑兵”先行

“过大年看大戏”,是节日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大小小的剧场、院团、企业都为鼠年春节备好大量的戏剧年货。但受到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从农历腊月廿九(1月23日)开始,各类演出陆续开始宣布取消,春节的演出没了,二月的演出没了,三月的演出也没了……

起初谁都没有想到这场疫情会持续多久,演出从业者在演出暂停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声援前线抗疫者。作为艺术形式中的“轻骑兵”,创作速度最快,演出限制最少的曲艺作品率先出炉。

大年三十,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生和军人出发了,一张穿着迷彩军装的妈妈和女儿依依惜别的照片让快板演员郑思杰一下就看哭了,大年初一早上就连写带录完成了快板书《白衣英雄赞》。几乎就是在同时,戏曲曲艺推广人谢岩则为一段陆军军医乘坐军机奔赴武汉的短视频打动,写好了京韵大鼓词《为逆行者点赞》。北京曲艺团的演员们也在家里用手机录制完成了快板《给您鼓鼓劲儿》和《坚决打赢攻坚战》等作品,窗帘当大幕,没有化装师,没有灯光音响,素颜本色出演,只为表达文艺工作者的一点儿心意。说新唱新,以最快的速度反映现实一直是曲艺界的传统,在此次疫情中这种传统又重新回归。

其他文艺院团、艺术名家也都拿出了各自的作品,抗疫创作成为贯穿全年的主题。1月30日至2月1日,来自国家大剧院的艺术家们连夜筹备,在持续超过40个小时的接力奋战中录制了诗朗诵《致我的朋友们》、情景报告《严冬即将过去,春天就在眼前》、合唱《天使的身影》以及歌曲联唱《团结就是力量+为武汉加油》。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经过精心创作和筹备也分别推出了抗疫主题原创话剧《社区居委会》《人民至上》。

云上生存从应急到常态

在经历了短暂的慌乱和无所适从之后,众多院团和剧场开始思考,既然线下演出不能进行,那么在线上能为观众做点什么?

各院团和剧场纷纷上线线上资源。北京京剧院的官微拿出平时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北京人艺则将年的抗疫之作《北街南院》上传,让大家在朱旭、何冰、濮存昕的经典表演中,回首过往汲取奋力前行的力量。国家大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中国评剧院、保利剧院等众多院团和剧场都上线丰富的线上资源,让观众大快朵颐。

如何更有效地在云上空间塑造品牌形象,开展创作,很快成为摆在每一个戏剧从业者面前的问题,一系列围绕线上空间的创作随即展开。国家大剧院推出了一系列线上演出,京演集团在短视频平台设立“京演快剧场”固定演出,并举办线上演出季,北京人艺将68周年院庆演出也改在了线上……

作为一家传统戏曲院团,中国评剧院一直想要开发线上平台,但过去一直因为演出多顾不过来,如今正好可以腾出手来探索线上运营。因此,当别人都闲下来的时候,他们却忙了起来,每天保证在剧院的抖音账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