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创排的评剧《骄杨》在海河剧院首演。此剧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而作,以评剧剧种风格、白派流派特色并借助话剧等艺术手段,艺术地重温革命先烈们艰苦卓绝的岁月。演出时值清明,大家也以此剧祭奠英烈、缅怀英烈。
评剧《骄杨》讲述革命烈士杨开慧的故事,她在湖南坚持革命斗争,不幸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慷慨就义。此剧意在展现杨开慧厚重的家国情怀和深邃的内心世界,展现她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发动群众、组织农民武装,在同敌人交锋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革命气节。
此剧主创由戏曲界、话剧界人士共同组成:编剧赵德明、柳峰,导演钟海,评剧白派剧团团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冠丽饰演杨开慧,评剧白派剧团的众多实力演职员以及评剧白派班的青年人都参与此剧排演。该剧已入选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在创排过程中,剧组成员身心也受到洗礼。赵德明说,通过这次创作实践,深切感受到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中,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祖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永远值得我们纪念与敬重。王冠丽表示,努力运用所学所会,在艺术舞台塑造英雄形象、讲好英雄故事,是文艺工作者应承担的责任。年恰逢建党百年,要演好这部意义深远的作品以表达对党的感恩情怀。
经过长期筹备和刻苦排练,该剧昨日迎来首演,演职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演出。大幕一开,舞美效果呈大气高洁之风格,令戏迷观众耳目一新。王冠丽展现了杨开慧朴实正直又机敏果敢的性格本质,对丈夫、孩子的挚爱,对战友的关怀,对敌人的憎恨,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巾帼革命者艺术形象。评剧白派艺术以唱腔低回婉转见长,剧中杨开慧的唱腔是一大特色,思念丈夫之深切,革命信念之坚定,声情交融,入情入心,运用并展现了白派的流派特色,很是动听。特别是在全剧最后,杨开慧被捕、在监牢中与儿子诀别的一场戏,她回想同丈夫并肩战斗的历程、叮嘱儿子继续战斗,细腻真挚的情感以多种板式呈现,感人肺腑,令人潸然落泪。
剧中还以不同行当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一身正气的革命人苏金明、灵动爽朗的杨家帮工孙嫂、惨无人道的军阀何键等等,使舞台故事跌宕且丰满。戏曲锣鼓经在剧中也多有运用,结合剧情的开打场面,展现了戏曲语言和特色优势。同时,此剧在保持戏曲本质的基础上,在舞台调度等方面也借鉴话剧手段渲染气氛。
当演出落幕,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令观众怅然、感慨。观众吴女士说,正是因为无数英烈的无私奉献和牺牲,才换得人们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清明节是思念先人的日子,通过观看这样的剧目,在剧场里收获艺术熏陶的同时,更是对英烈的祭奠,向他们致以深切的缅怀和由衷的敬意,人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也应当继续珍惜当下、奋斗向前。
据悉,该剧今日以及5月初将继续演出。(记者刘莉莉摄影姚文生)
责任编辑:李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