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评剧,传承有序精彩纷呈纪念李兰舫

由白玉霜创造的评剧“白派”艺术真实朴素、历久弥新,因为真实,愈让我们在继承传统精髓中感受白派艺术的声腔魅力,而与白玉霜同为姐妹、传承中锐意进取的,我们不得不记住评剧白派第一传人,她就是李兰舫。《砸粥缸》剧照、李兰舫饰刘婆年,李兰舫出生在今武清区黄花店镇冀营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据《武清县地名志》载,冀营村在明朝洪武年间原称李营,因屯军营官为李姓而得名.李姓迁走后,冀姓家族兴旺,遂改称今名。李兰舫3岁时(年)随父母逃荒到天津,靠父亲卖菜为生,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幼小的李兰舫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托着果盘到河东(今河北区建国道)一带的戏园子卖西瓜,无形中也受到了戏剧艺术的熏陶和感染。李兰舫11岁时拜雷喜富为师学习京剧,12岁入刘翠霞(今武清区敖嘴村人)的山霞社,拜赵月楼为师改学评戏,第二年改入白玉霜班。在白玉霜、刘子熙的指导下,很得白派真传,技艺日臻成熟,逐渐成为一个有影响的白派演员。年,李兰舫开始在天津独挑育德班,还曾多次领班赴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大城市演出,颇受东北观众欢迎。年任天津勇风剧社主演,年调沧县评剧团(沧县当时属天津)。李兰舫嗓音宽厚、圆润,白派韵味十分浓郁。在白派委婉低沉的基础上,她的唱腔又有所突破,呈现出苍劲高亢的风格。她的戏路很宽,除工旦角外,还能演生、净、丑等不同角色.代表剧目有:《砸粥缸》、《骨肉情深》、《母子两代英雄》、《潘金莲》、《珍珠衫》、《桃花庵》、《玉堂春》、《秦香莲》等,其中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剧观摩演出时,主演的《孔雀东南飞》获得二等奖。年9月2日,这位德艺双馨的评剧艺术家因重病染身,病逝于沧州,年仅66岁。《母子两代英雄》剧照当人们翻开那纪念评剧表演艺术家李兰舫诞辰周年的书册时,岁月的记忆悄然而开,我们不禁看到那《母子两代英雄》中大义凛然、行腔浑厚的马本斋母亲、不禁听到李兰舫前辈那次座谈会上执意培养青年继承人的呼声、更不禁感受到李兰舫、伊宝琴母女两代人对于白派艺术的难舍情怀。时至今日,评剧白派李门桃李缤纷,薪火相传。传唱经典,是铭记兰舫先生是最温暖的方式。6月15日,中国大戏院,由唐山市评剧团演出的《纪念李兰舫先生诞辰周年评剧演唱会》汇集了李兰舫先生的亲传弟子夏霞、女儿伊宝琴、再传弟子黄磊、刘丽娟、王金海等,可谓传承有序、精彩纷呈。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精彩唱段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