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一念绽放舞台看这位97年的l

-编者按-

不久前,山东省吕剧院首演的小剧场吕剧《一念》在百花剧院与观众见面。起伏的剧情、复杂的人物、精湛的表演,编剧、导演、舞美、演员,该剧中许多亮点令观众欣喜。尤其是桃花一角,吸引了诸多戏迷特别是年轻戏迷的喜爱。

作为年出生的青年演员,饰演女主角桃花的演员任婧第一次在新编剧目中饰演角色,其端庄大气的台风、功底扎实的表演,令大家眼前一亮。

新人新戏新气象,今天我们请任婧谈谈她在该剧中的人物分析与塑造。

对话任婧山东省吕剧院小剧场剧目《一念》感受桃花Q: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参加工作以后第一次塑造新角色,压力挺大吧?

该剧讲述了唐代一对恩爱夫妻与意外闯入者的恩仇故事,主要角色只有三人,通过层层秘密的揭露、重重矛盾的爆发,以三个角色作为代表,向观众揭示了人心的复杂。

我在剧中饰演“桃花”一角,这是一个平凡而不普通的女人,她幼年时便因母亲被抛弃而受尽苦楚,被迫过上青楼中追欢卖笑的生活,她坚持卖艺不卖身,选择在花魁之夜上吊自尽,却意外救下一位伤者苟且活命,不想这位伤者在多年后竟再次出现,以花魁的秘密相威胁,搅乱了她原本平静的日子。为了捍卫爱情、守住幸福、保护亲人,她不得不在生死之间做出选择,她是“善念”的代表,也是“恶念”的符号。

全剧共四折戏,加上序幕和尾声,时长分钟,“桃花”人物的唱词和行动占据了全剧较多的篇幅,内心变化也比较丰富,每一场都不轻松,需要“唱、念、做、打”样样兼备,对演员的体力和精神都是不小的挑战。

要说压力,肯定是有的。戏曲舞台上有众多女性形象,如何准确把握人物特点、丰富人物内心活动、区分每一个角色,靠的不仅是演员刻苦钻研,更需要丰富的创作和实践经验。作为第一次塑造新角色的青年演员,同时又是剧组最年轻的演员,面对桃花这个复杂的角色,我感到信心不足、压力倍增,但我不能退缩,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和老师们的期望。

Q:桃花这个角色,应该是吕剧舞台上一个全新类型的人物了。你怎么去理解她、塑造她,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坐排之前,我查阅了许多有关唐朝社会风貌的资料,了解到那时的社会自由发达,女性地位很高,思想也比较开放,人们有自由恋爱的权利。那时的花魁不仅要容貌出色,还需精通琴棋书画等多项才艺,最重要的是,花魁经常会被邀请出席一些重要的宴会,必须要善于应酬交际,所以情商也要很高。

建组创排后,导演要求整部戏的风格在实验创新中回归戏曲本体,保留剧种特点,立足于展现戏曲程式之美,所以在表演上,既要有先锋性,又不能丢失传统。领会导演意图,带着问题和要求,我在排练前观看了多部以现代艺术手法展现、女性角色为主的古装戏剧,如梨园戏《节妇吟》《董生与李氏》,粤剧《白蛇传·情》,评剧《良宵》等,通过观摩学习,体会前辈老师的创作表演技巧,从近年来创排的成熟剧目中汲取营养。

经过前期反复阅读分析剧本,做好人物小传等准备工作,我慢慢走进了桃花的内心世界,她“可怜”“可爱”“可亲”的形象在脑海里逐渐清晰了起来。

桃花的人生,悲剧开始、悲剧结束:最初,命运摧残,深陷青楼的她初心不改、坚守自我,善良又执着;而后,情节变化,本应柔弱的她守护亲人、拔剑对敌,勇敢又坚强;最终,矛盾爆发,经历了重重打击的她心如死灰,但还是毅然相信爱情、选择原谅,清醒又坚定。

用心了解她、感受她之后,我为她流下了许多眼泪,同时也为自己坚定了信心,我想我可以迈出这艰难的第一步,去拥抱她、塑造她、表现她。

柳丝软春水潺风和日暖Q:剧种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唱腔音乐,你是如何处理该剧唱腔的?

戏曲主要以演唱来表达人物情感,吕剧更是以唱为主的剧种,必须把唱腔放在首位。

在处理“桃花”的唱腔时,我首先考虑了人物年龄和整体形象,再根据每一段唱词的情感需要做细化处理。桃花并非普通青楼女子,她是个眼界开阔见识过上层社会的女人,对生活有规划、有目标,因此人物形象要保持稳重端庄,整体演唱的发声位置不能太靠前,以表达内心情感为主,在声音和情绪的处理上要适当的控制,用吕剧最具特色的演唱形式同观众对话。

例如出场时,桃花嫁与心爱之人,抛下过往开始新生活,幸福地唱“遇良人琴瑟合两情相悦,开粥铺度日月苦中有甜”,两句唱词向观众交代了她此刻的心情与生活状态,与序幕的环境完全不同。这里我选择了“高音低唱”的方法,“悦”字和“甜”字的高音没有刻意亮嗓子,而是沉浸在幸福之中角色声音的自然流露,坚定的咬字,委婉的拖腔,声音紧收慢放,再配合神情的传达,让观者感受到她是真的喜悦、真的甜蜜。

Q:有的群众反映,现在的新编吕剧缺少传统韵味了,不过看《一念》的演出,感觉这出戏韵味浓郁纯正。你怎么理解和处理这个问题?

在小剧场戏曲形式的影响和要求下,《一念》在音乐风格上会有些突破,但音乐是一个剧种的标志,学唱时我在思考,作为吕剧的第一部小剧场作品,最初面向的群体还是吕剧观众,我们吕剧的老朋友们能不能接受这样的创新?会不会觉得不像吕剧?带着顾虑,我请教了前辈老师,也和作曲反复探讨,在不脱离曲谱的情况下,决定用添加装饰音和气口的方法,从唱腔上尽量做到有“吕剧味”,照顾我们的老戏迷。

例如四场中,桃花中毒绝望后感叹唱道,“织女星恋牛郎王母阻拦,白娘子嫁许仙法海为难,梁山伯祝英台化蝶相伴,焦仲卿刘兰芝自挂东南。”我处理时,反复琢磨尝试,在原有的音符上做了点小改动,“恋”字的“21”我唱成了“”,“阻”字的“43”我唱成“64·3”,“法海”的音符是“”,我唱成“”。类似这样的处理还有很多,给字和声音加一点修饰,和简单的唱音符相比,听上去就不那么平淡无味了。

阴云至夜风起身寒骨冷Q:在观看演出过程中,我发现曲作者善于使用[清板],这种形式好听但又不太常见。你是如何演唱[清板]的?

在三场中,“桃花”回忆年幼时所经历的苦难时,有一段十句的清板,这让我想起了上党梆子《太行娘亲》中的一段[清板],台上女演员演唱时声音没有完全放开,而是半含半露、以情带声,虽然声音不大但非常有感染力,让当时坐在台下的我身体前倾,竖起耳朵认真仔细的听。这样的演唱完全把我吸引住了,所以在处理桃花的这段清板时,我也学习借鉴了这种方法,声音控制不张扬,只在个别字重点突出强调,声音含蓄但每一句都清楚的送到观众耳朵里,在实验之后我觉得这种演唱方法是符合人物此刻心情的。

Q:表演中我们看到你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身段,可以谈谈桃花形体设计、身段表演的大致理念吗?

吕剧舞台上的身段动作大多是直接从生活中提取加以美化,比较简单,具有生活气息。在桃花的形体设计上,按照回归戏曲本体的要求,运用了传统水袖来表现和延伸人物内心活动,有喜悦时轻柔的投袖、甩袖,有紧张时急促的拾袖、背袖,最后一场更是运用了两米的长水袖技巧来表现桃花服毒后的绝望与疼痛。但形体动作是用来辅助表达人物的,所以在表演上不能为了做而做,不能为了展示技巧而做,一切都要符合人物情感,先有神、再有形。

在程式动作的基础上,我们也特邀了舞蹈编导设计了许多跳出戏曲身段范畴的形体动作,例如序幕中的献艺舞增添了许多唐元素,尾声的双人舞也运用了大量在戏曲舞台不会出现的造型,做到了小剧场戏曲的实验先锋性,符合人物剧情的创新设计,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阵阵痛肝肠断Q:创作这种先锋性作品,对于年轻演员来说既是挑战,又是锻炼。该剧排演过程中,你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这出戏对我挑战最大的,是角色感情的处理和表现,剧中大量的唱腔念白和情感爆发点,要求演员必须全身心投入角色,一刻不能放松,只有演员投入,观众才能被带入剧情当中。根据剧本提示,我把桃花三次较强的情绪变化称为“三惊”。

一场中,仁礼认出桃花是当年的青楼花魁,桃花怕暴露自己的过往坚决否认,为“惊惶”;

二场中,桃花得知自己寻觅的良人竟是盗贼出身,枕边人对自己有所隐瞒,为“惊怆”;

最后四场中,谜团揭晓,仁礼是当年抛弃母亲和自己的亲生父亲,如今自己即将命丧生父毒手,为“惊恸”。

这三惊,一次比一次强烈,一次比一次震颤,前几场情感铺垫的饱满,最后再把积攒的情绪爆发,才能让观者为之悲痛惋惜。从几场的演出效果来看,到了剧情起伏反转、矛盾发展到高点时,观众席寂然无声,安静得能听到演员的喘息声,这说明观众已经完全投入到了剧情当中。

Q:从观众的反响来看,桃花一角演得是比较成功的,你还收获了新的戏迷。怎么看待自己在戏里的表现?

如果桃花这个人物塑造得还可以的话,首先要感谢《一念》创作的集体。这个戏凝聚了主创团队大量的心血,两个多月来紧张创作、加班排练,最终呈现在舞台,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我人生中第一个新角色接受了大家的检验,演出后收到了许多老师前辈的关心和鼓励,倍感温暖,也为我接下来的工作坚定了信心。同时,我也在实践中体会到,自己在角色创作上经验不足,唱腔和表演也有可提高的空间,接下来会继续钻研学习,时刻准备接受新的挑战。

有一位青年观众看完演出后给我留言:“一部戏,教人与人为善,菩萨心肠。教人知恩图报,孝顺仁义。教人读书上进,不负知音。教人迷途知返,改恶从善。教人不离不弃,情比金坚。教人不可心生恶念,一念起易,一念收难,善念生易,恶念改难。教人功名富贵如浮云,相知相爱胜过鼎食万户侯。教人不问过往,惜取眼前人,如有欺瞒,定有苦衷。为人莫要大恩做愁,岂不知,大恶从来不自省,大凶从来害至亲。”

看了留言,我非常感动,相信她看懂了《一念》,读懂了桃花,相信每一位观众看完《一念》都会带着思考走出剧场。希望通过小剧场吕剧《一念》的演出,能让吕剧加快脚步走得更远,吸引更多的年轻戏迷,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吕剧、传播吕剧!

对话演员:任婧

任婧,年出生,山东烟台人,山东省吕剧院青年演员,工青衣,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曾获山东省第八届戏剧红梅大赛一等奖,第十一届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山东省省直文化系统青年才艺展演比赛银奖;首届山东省吕剧艺术节银奖。曾饰演《姊妹易嫁》素花、《三拉房》郭素珍、《井台会》蓝瑞莲、《庵堂认母》王志贞、《鸿雁传书》王宝钏、《活捉三郎》阎惜姣等。演出的《姊妹易嫁》选场、《井台会》片段、小戏《交接》等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播放。

吕剧《一念》创演人员

编。。剧——臧宝荣

导。。演——张建业

作曲配器——黄高翔

舞美设计——燕。杰

灯光设计——卢绪峰

服装设计——王晓倩

化妆设计——徐。丽李。芳

舞蹈编导——张。宏

道具设计——李庆磊

音响设计——谢玉光

桃。花——任。婧

文。良——陈。明

仁。礼——傅焕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