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评剧艺术,成兆才的生平

本文乃作者丹姐讲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成兆才,字洁三,艺名东来顺,河北滦县茨榆坨镇绳家庄人。他生于一八七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卒于一九二九年二月八日,享年五十六岁。他一直到逝世的前几天,还在孙洪奎的戏班工作。得了病,回到故乡就死了。他是个极贫的贫农。小时候给地主放猪,人们传说他不识敏,一个猪有多少爪都数不清。他年轻时,受过一次极大的打击,他的父母妻子得了伤寒病,没钱医治,都死了。他上无兄下无弟,一分地也没有,住着一个破塌塌房,有时把门一带,独自一个人出外流浪好几个月,靠打莲花落乞食,清末光绪、慈禧死(年,他三十多岁的时候),说是双国孝,统治者不许动响器,不许唱戏,莲花落在乡村也不许唱。成兆才只得到四乡打地摊卖针,并用莲花落招人。成兆才他是个大高个,花莲舫说他长得又高又瘦象个螳螂。他二十多岁时候才开始认字。他每天拾草捡柴回来,就请本村一位姓金的老先生教他认字,他用树枝在地上写,一个字一个字的学。这些人看他学习很用心,甚受感动,也就很热情地教他。成兆才小时候在秦腔班子,也就是河北梆子班里当过水锅(就是后台烧开水的)。他很会吹笛,也很会演戏,特别善于表演算命瞎子和凶恶的女人。成国柿的父亲是成兆才的堂叔伯兄弟,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很好,就将幼小的成国桢过继给成兆才,继承他的事业。成国桢后来是评剧界的着名小生,现在中国戏曲学校培养评剧演员。经典作品成国桢说:成先生会种地,可是没有地种,只得和李春盛(成兆才和李春盛是磕头兄弟)、张玉升(艺名仙动心)、张有太(艺名佛动心)合作唱莲花落。成兆才唱旦也唱丑。成家门里他是头一个唱莲花落的,因为他的影响,成家后辈参加评剧行列的艺人很多,如今已传到第四代。成国帧十一二岁的时候,曾跟成兆才跑过台口,那时正是金菊花当主角,月明珠才十多岁,月明珠的哥哥任善庆、任善年和父亲任远慧都在戏班中。金菊花闹毛病走了,班就散了。他又和余玉波(艺名杨柳青)、开花炮、王显贵、熊永明(拉弦的)在一起唱莲花落。老艺人都会唱几句梆子,演出一场戏的开头,总要来个梆子头。如《杀庙》之类,唱梆子调,用蹦蹦的形式演。王年是个河北梆子艺人,和这些蹦蹦艺人是很好的朋友,他教了蹦蹦艺人许多梆子玩意。杀庙成兆才为人好,没台口就去拾柴禾,并曾到乐亭做过月工,也打过短工,帮人家割麦子。和他相处过的人,关系都很好,在他老年时候,久别的朋友和后辈,总要买二斤梨、果子点心去看望他。他在艺术上不保守,他对自已写的剧本也不保守,用抄本的方式四处流传。成兆才死后,他的手稿留给了成国桢。作为前人的遗产,成国桢用了很大的努力,冒着生命的危险,保存了成兆才的四十八本手稿。解放后,成国帧和保有成兆才手稿的评剧艺人们,已将成兆才的手稿献给国家和人民。目前这些手稿珍藏在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评剧院也照抄了一份,用布面精装保存起来。成兆才的经典成国帧告诉我,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沦陷了,日本人三番五次得清乡,有许多手稿无法保存,被他烧了。连成兆才的照片也烧了。那时日本统治沦陷区人民,采用了非常残酷的手段。他的同姓邻居成宗瑞的哥哥,因为身上结着一条普通的皮带,被日本人拉出去就挑了,所以谁也不敢在家中放什么。成兆才的作品及创作的参考资料,用头号柳条箱装了一大箱子,全是他的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比成兆才小一岁的八十一岁的夏春阳,告诉我成兆才的创作情况。他说:“成老人,心胸大,吹、拉、弹、唱,样样都会。白天拍戏演戏,晚上演完戏,算完了账,一宵宵不睡,编新戏。编好了,一句句教给演员们,再走场。演出的时候,他在台下看,哪场好,哪场不好,再修改。他就这样劳苦的工作了几十年。”成兆才的作品过去,评剧界的后辈艺人,说成兆才是评剧的祖师爷,:又说评剧是“成家戏”。这一方面表示了后辈艺人对成兆才的尊敬。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我们翻开后来出版的《评剧大观》来看,大部分是成兆才的作品。在出版条件困难的年代,许多演员花许多钱,请人抄他的剧本,珍贵地保存起来,因为有了本子,就有了本钱,也就有了饭碗。虽然各班社都演他编的戏,出版他的戏,可是他并没有得到任何利益。如象现在的版权、稿费和上演税,那时是没有的。所以他的生活仍然是贫困的,但是他心里却得到了很大的安慰。评剧大观他的作品,现在和将来,都将受到尊重。他的主要作品,会被有才能的作家,整理成优秀的剧目。他的名字,将一天一天地发出光辉。他的艺术创作的方法和经验,将被我们当作一份宝贵的遗产,加以研究和学习。关于他的生平,我已尽我所知叙述完了。之后,我们就来研究成兆才的创作,首先研究一下从蹦蹦说唱文学形式到落子剧本形式的发展。参考资料《中国评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