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皇后白玉霜悲惨的一生

民国爱情,十有九悲。纵是红极一时的“评剧皇后白玉霜也不能避免。白玉霜,原名李慧敏。因家境贫寒,被卖到李家当养女。养父名为李景春,在一家戏班子做评剧演员,久而久之,白玉霜也对评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皇天不负苦心人,天赋加上后天的努力,白玉霜逐渐有了名气。唱惯了戏中的爱恨情仇,白玉霜格外的向往纯真的爱情。这时候,仿佛是命运的安排,李永启出现了。

李永启是戏班里打铙钹的一个穷小子,为人老实厚重,对白玉霜非常尊重,每一场戏都认真观看,落幕后还常常跟白玉霜讨论对评剧的看法。在男人间流转多年的白玉霜,第一次遇到和其他对自己有所图的男人不同的李永启,疯狂地爱上了他。抛弃自己的舞台和事业,远离自己的养母,一腔爱意的随李永启回到了他的老家。白玉霜将全部身家交付到李永启手里,满心期待地幻想着跟李永启的幸福生活。

可是,依附于他人而活,又有几个人能得善终呢?李永启不是救白玉霜于水火之中的真命天子,反而对她悲惨的人生添了一把火。李永启把所有的钱都赌输了。白玉霜对这个男人失望至极,产生了重回舞台的念头。另一边,白玉霜私奔后,养母李卞氏将白玉霜养女小白玉霜推上了舞台,可惜小白玉霜技艺不精,无法留住前来听戏的客人,因此李卞氏四方打听,终于找到了白玉霜。

一个对爱情失望,怀念舞台,一个急需台柱子,继续赚钱,两人一拍即合,白玉霜当即跟着李卞氏回到了北京。

重回舞台的白玉霜更加专注于提高自己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唱戏水平。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没有美貌的女人没有权力的庇佑,下场往往十分凄惨。白玉霜因为拒绝一个贪图她美貌的科长,被警察从舞台上赶下来,禁止她唱“有伤风化“的戏,最终被赶出了北平。

但白玉霜并没有就此消沉,经历过爱情和事业的低谷之后,她反而越发沉稳,静静地等待着新的机会。在这期间,任何人邀请她去表演评剧她都场场必到。终于,在上海的一出《马寡妇开店》让她再次走红,观众对她细腻的表达方式,婉转的唱腔深深折服,白玉霜在上海逐渐积累起自己的戏迷。

在一个新的城市有了知名度这件事,有好有坏,一方面,白玉霜再次投入到了评剧的表演之中,可以躲避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而另一方面,上海原本的戏班中有一些人开始针对白玉霜。有一次白玉霜结束了演出,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跑出来一群人,提着一桶粪便朝她的脸浇了过去,毫无准备的白玉霜一声惨叫:”啊,我的脸,我的脸!“但街边的人没有人敢出手帮助她。最终白玉霜一身污垢地回到了住处。

这一生,白玉霜受过的委屈何止于此。17岁的时候,白玉霜便被李卞氏嫁给了一个有家室的法官,为他诞下子嗣后,被原配殴打一顿并逐出了家门。重回舞台之后又被当地小报抹黑,为了挽回名誉,她放弃原则,招待报社主编,可谁知,在与主编分别的当晚,这位主编便被杀害了。

日本人查到了白玉霜身上,不分青红皂白地逮捕了她。一位身姿窈窕、面容精致的女人进了日本人的牢狱,下场可想而知,遭受了无数刑罚的白玉霜落下了终身难愈的创伤。熬过种种折磨的白玉霜,出狱后被确诊为子宫癌。

年8月10日,热爱舞台的白玉霜不顾身体的疼痛再次登上了舞台,但一幕《闺房劝婿》尚未落幕,她便口吐鲜血,永远地倒在了她一生痴迷的评剧舞台上。

年仅35岁的一代“评剧皇后“,曾有人评价:”评剧在上海风靡一时,不得不说与白玉霜脱不了干系。“乱世佳人,可能只有在舞台上终结她的生命,才是于她而言最好的归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758.html